嵌入
功能概述
嵌入是栅格数据处理中的一种基础操作,它用于将多个输入栅格数据集合并到一个新的栅格数据集中。通过嵌入,可以将空间范围相邻或相互重叠的多幅栅格影像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输出数据,从而便于后续的整体分析、展示和数据管理。
- 本质:空间与数值的集成操作,将多个源数据拼接到统一的空间基准与数据结构中。
- 数据一致性:输出栅格的像元大小、波段数、空间参考、像元类型等可统一设置,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 冲突处理:对重叠区域,可指定叠置规则(如取第一个、最后一个、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总和等)。
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 典型场景示例 | 使用价值 |
---|---|---|
遥感与影像拼接 | - 将相邻的遥感影像(如多景卫星数据)拼接成完整覆盖区域- 多期航拍影像合并为一体 | 消除分幅限制,生成连续的区域覆盖,便于整体分析与制图 |
环境与气候监测 | - 将多个分区的气候栅格(如温度、降水)合并为全国或区域级数据- 合成多时相气象影像用于长期分析 | 统一数据范围,方便进行大范围的气候评估和统计 |
土地利用与生态 | - 将不同县市的土地利用栅格合并为省级或国家级数据- 将生态监测区块拼接成整体评价图 | 便于进行跨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土地资源宏观统计 |
水文与地形分析 | - 将分区DEM数据合并成大范围连续DEM- 流域水文因子拼接成整体水系分析数据 | 保证地形与水文分析的一致性,支持跨流域建模 |
灾害评估与应急 | - 将多景灾害遥感影像合成为一个完整区域的灾害分布- 拼接多期灾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 | 快速形成灾区整体覆盖图,支持应急指挥与灾后评估 |
数据管理与成果展示 | - 将多幅分散存储的影像数据合并为统一文件- 为制图成果或专题地图生成大范围背景栅格 | 简化数据存储与管理,提升制图与展示的连贯性 |
理论图示
操作步骤
-
启动工具
打开【栅格基础工具】工具箱 → 导航至【栅格数据集】→ 双击启动【嵌入】工具窗格。
-
选择栅格文件或文件夹
- 【选择栅格文件或文件夹】:导航 到指定的目录:"用户空间/工具箱/基础输入数据/镶嵌新栅格"
-
添加栅格文件
- 点击右上方小加号,将栅格文件中的栅格数据添加到下方列表中,每个栅格文件都有一个索引号。
-
镶嵌方法
-
【镶嵌方法】:用于镶嵌重叠的方法。
运算方式 输出像元值说明 第一个 叠置区域的输出像元值取自 镶嵌到该位置的第一个栅格数据集 的值 最后一个 叠置区域的输出像元值取自 镶嵌到该位置的最后一个栅格数据集 的值 平均值 叠置区域的输出像元值为 所有重叠像元的平均值 最小值 叠置区域的输出像元值为 所有重叠像元的最小值 最大值 叠置区域的输出像元值为 所有重叠像元的最大值 总和 叠置区域的输出像元值为 所有重叠像元的总和
-
-
指定输出位置
- 【输出路径】:输出至 "用户空间/工具箱/栅格基础工具/栅格数据集"
- 【输出文件名】:输入 "mosaic.tif"
-
执行生成
- 点击窗格底部的 【运行】 按钮 → 等待任务列表提示"工具执行成功"
总结
嵌入是栅格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合并操作之一,能够实现多源、多幅、多时相数据的空间统一和数值集成。它在遥感拼接、区域统计、环境监测、灾害应急及制图展示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是保证数据连续性与整体性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