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块统计

功能概述

块统计工具用于对输入栅格数据按照指定的规则划分为一系列 非重叠的矩形块,并在每个块内执行统计运算,如 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中位数、众数 等。在输出栅格中,每个块内的所有像元都会被赋予该块对应的统计结果值。

适用场景

数据降尺度与平滑

  • 通过计算每个块的均值或中位数,可减少局部细节,生成更平滑、低分辨率的栅格,用于后续分析或可视化。
  • 示例:遥感影像的降噪与简化。

空间数据聚合与分区统计

  • 将大范围数据分割成规则块,以便快速统计不同区域的特征。
  • 示例:计算土地覆盖栅格中每个 1km×1km 区块的主要土地类型。

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

  • 在每个块中提取统计特征(如方差、标准差),用于表征空间异质性或空间模式。
  • 示例:识别地表温度数据中的高变异区域。

数据压缩与表达简化

  • 通过块统计,可以将高分辨率数据压缩为较低分辨率的表达,节省存储空间并加快处理速度。
  • 示例:环境模型或风险评估中,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更粗粒度的输入。

区域性决策支持

  • 适合用于网格化管理或区划分析,例如农田分块、城市网格管理、生态分区等。
  • 示例:统计每个管理网格中的平均降雨量或植被指数。

理论图示

块统计

参数介绍

参数名称参数描述补充说明
输入栅格文件需要进行统计计算的源数据。可以是连续型(如高程、温度)或分类型(如土地利用类型)建议保证输入栅格具有正确的空间参考和坐标系,以确保结果的空间一致性
选择创建块的方法指定划分块的方式,例如通过设定块大小或根据空间范围定义不同的划分方式会影响输出分辨率及结果分布,应结合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块大小(行、列)指定每个块包含的行数与列数,用于控制分块的空间粒度块大小直接决定输出结果的分辨率与细节水平;过大可能导致过度概化,过小则差异不明显
统计方法定义在每个块中执行的统计运算,如 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众数、总和、标准差 等连续型数据推荐使用均值、方差等方法;分类数据推荐使用众数、少数等方法
输出路径存放结果栅格的目标目录(建议使用绝对路径以避免歧义)建议使用绝对路径,确保目录存在且具有写入权限;路径避免使用中文及特殊字符以提高跨平台兼容性
输出文件名结果栅格文件的完整名称(含扩展名)扩展名将决定输出文件格式,如 .tif 生成 GeoTIFF 文件,.img 生成 ERDAS IMG 文件

操作步骤

  1. 启动工具

    17c2441cbb3c27841e81a318f6c478c4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工具箱 → 导航至【邻域分析】→ 双击启动【块统计】工具窗格。

  2. 输入栅格文件

    262fea4bca72b9dd0b9039752b9e8b74

    • 【输入栅格文件】:输入 "InRas1.tif"。
  3. 选择创建块的方法

    0e698d42196f3f5660831658c6878d99

    • 【选择创建块的方法】:选择 "块大小"
    • 【块大小行】、【块大小列】:输入"2,2"
  4. 统计方法

    f65c5ec8607a1cb334c31cef09b060bb

    • 【统计方法】:选择“求和”
  5. 指定输出位置

    199987a1231eb1d5fd1c4f041b1af928

    • 【输出路径】:输出至 "用户空间/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邻域分析"
    • 【输出文件名】:输入 "BlockStatistics.tif"
  6. 执行生成

    c4cd4e691ae03dfe52270d901ad0d1de

    • 点击窗格底部的 【运行】 按钮 → 等待任务列表提示"工具执行成功"

注意事项

块大小的选择

  • 块过大:可能导致数据过度平滑,丧失细节信息。
  • 块过小:输出结果与原始数据差别不大,难以实现降维和概化效果。
  • 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空间尺度合理选择。

适用数据类型

  • 对于连续型数据(如温度、高程),适合使用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
  • 对于分类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适合使用众数、少数等统计量。

与分辨率的关系

  • 输出结果的空间分辨率与块大小直接相关,通常是输入分辨率的整数倍。
  • 在做多尺度分析时,应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统计值的解释性

  • 注意不同统计方法的意义:
    • 平均值适合总体趋势分析;
    • 众数适合分类数据的主导类型判别;
    • 方差/标准差适合空间异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