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元像素化处理
功能概述
像素化是指将图像中的细节降低,通过将多个相邻像素合并为一个较大的“块”来显示图像内容的过程。这一操作会导致图像变得模糊或“块状”,每个“块”显示同样的颜色或值。像素化通常用于图像处理中的降分辨率或模糊效果。
适用场景
数据降分辨率
- 将高分辨率影像像素化为较低分辨率,减小数据量,提高处理速度。
- 例如:1m 分辨率航片像素化为 10m,以便快速浏览或大范围统计。
马赛克/隐私保护
- 对敏感区域(如人脸、车牌、军事设施等)进行像素化处理,实现模糊化保护。
制图与可视化效果
- 以块状像元效果呈现地图,形成特殊的艺术化、抽象化表现风格。
尺度匹配
- 将不同分辨率的数据统一到相同的像元尺度,用于叠加或对比分析。
数据平滑与噪声抑制
- 在一定程度上,像元合并可以弱化局部噪声,提高整体趋势的可见性。
参数介绍
参数名称 | 参数描述 | 补充说明 |
---|---|---|
输入栅格文件 | 要进行像素化的栅格文件 | |
像素化因子 | 设置要执行的重采样级别,其中值越高创建的像素越多。 | 因子为2时,2x2的像素块被合并成一个单一的像素颜色,而因子为5时,5x5的像素块被合并为一个单一的像素。 |
重采样模式 | 忽略Nan求和、众数、平均值等 | |
输出路径 | 存放结果栅格的目标目录(建议使用绝对路径以避免歧义) | 建议使用绝对路径,确保目录存在且具有写入权限;路径避免使用中文及特殊字符以提高跨平台兼容性 |
输出文件名 | 结果栅格文件的完整名称(含扩展名) | 扩展名将决定输出文件格式,如 .tif 生成 GeoTIFF 文件,.img 生成 ERDAS IMG 文件 |
操作步骤
-
启动工具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工具箱 → 导航至【像素处理】→ 双击启动【像元像素化处理】工具窗格。
-
输入栅格文件
- 【输入栅格文件】:输入 "InRas1.tif"。
-
像素化因子
- 【像素化因子】:输入“2”
-
重采样模式
- 【重采样模式】:选择“忽略Nan求和”
-
指定输出位置
- 【输出路径】:输出至 "用户空间/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像素处理"
- 【输出文件名】:输入 "PixelizationProcessing.tif"
-
执行生成
- 点击窗格底部的 【运行】 按钮 → 等待任务列表提示"工具执行成功"
注意事项
- 空间精度降低:像元像素化会永久丢失细节信息,结果不适合用于精细制图或需要高精度的分析。
- 分类数据需选合适规则:土地利用等分类栅格建议用“众数”合并,而非平均值,否则会产生错误类别。
- NoData 处理:如果合并块中含有 NoData,需明确如何处理,否则结果可能出现“空洞”。
- 分辨率选择:输出像元过大时,地物信息可能被严重模糊,过小则达不到数据压缩或隐私保护的目的。
- 数据一致性:多景或多波段影像进行像素化时,应保证相同的合并规则与输出分辨率,以维持可比性。
- 性能考虑:大幅度像素化(如从 1m 到 100m)可显著减小数据量,但需注意处理时的内存和计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