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像元阈值化处理

功能概述

像元阈值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栅格数据重分类方法。其核心思想是:

  • 将输入栅格中像元的值与用户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低于阈值的像元赋值为0,高于或等于阈值的像元赋值为1。
  • 通过这种二值化操作,可以有效提取符合条件的区域,实现从连续型数据(如影像灰度值、DEM 高程值、植被指数等)到离散二元数据的转换。

结果栅格通常是二值栅格(0和1),直观且便于后续的空间分析,如区域提取、掩膜操作、对象识别等。

适用场景

影像处理与分类

  • 在遥感影像中,根据阈值提取水体、植被、裸地等特定特征(如 NDVI > 0.3提取植被区域)。
  • 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便于目标识别或边界提取。

高程与地形分析

  • 根据高程阈值划分区域(如高于3000m 的高山地带与低于3000m 的中低山区)。
  • 提取坡度大于某一阈值的陡坡区域,用于灾害风险分析。

环境与资源监测

  • 根据污染指数或浓度阈值,划分安全区和污染超标区。
  • 根据土壤湿度阈值,提取干旱敏感区。

掩膜与数据筛选

  • 作为掩膜层,为后续的叠加分析、区域计算等提供筛选条件。

参数介绍

参数名称参数描述补充说明
输入栅格文件待进行阈值化处理的栅格数据。可以是单波段遥感影像、DEM、指数图层等要求数据为数值型栅格(整型或浮点型)
阈值用户设定的临界值所有像元将与该阈值比较,通常: 值 < 阈值 → 输出 0 值 ≥ 阈值 → 输出 1
输出路径存放结果栅格的目标目录(建议使用绝对路径以避免歧义)建议使用绝对路径,确保目录存在且具有写入权限;路径避免使用中文及特殊字符以提高跨平台兼容性
输出文件名结果栅格文件的完整名称(含扩展名)扩展名将决定输出文件格式,如 .tif 生成 GeoTIFF 文件,.img 生成 ERDAS IMG 文件

操作步骤

  1. 启动工具

    7188833b7c6e4058ba2b4b369096790d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工具箱 → 导航至【像素处理】→ 双击启动【像元阈值化处理】工具窗格。

  2. 输入栅格文件

    9fe6ccb4795192c5ad5fafd8dad6b2c8

    • 【输入栅格文件】:输入 "InRas1.tif"。
  3. 阈值设定

    32ec704f4e8d6bf17937522d4a3784ca

    • 【阈值】:选择 "0.5"
  4. 指定输出位置

    7e0ed63460340a38672749a7bea7ea7a

    • 【输出路径】:输出至 "用户空间/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像素处理"
    • 【输出文件名】:输入 "PixelThresholding.tif"
  5. 执行生成

    560caaf53f94592d69dde10fc0111b77

    • 点击窗格底部的 【运行】 按钮 → 等待任务列表提示"工具执行成功"

注意事项

阈值选择的科学性

  • 阈值设置对结果影响显著,应根据数据分布(如直方图、均值、标准差)或经验/研究结果选择。
  • 不合理的阈值可能导致过度简化或错误提取。

数据类型与范围

  • 如果输入为浮点型数据(如指数图层),需谨慎选择小数精度。
  • 若输入数据为分类数据(如土地利用),应避免使用该方法,而应使用重分类工具。

空间参考与分辨率一致性

  • 输入栅格需具备正确的空间参考。
  • 若后续叠加其他图层,应保证分辨率和坐标系一致。

输出结果应用限制

  • 阈值化结果为二值数据,细节信息会丢失,不适用于需要连续性信息的分析。
  • 结果应作为中间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如掩膜提取、面积统计),而非最终定量分析。

边界与噪声影响

  • 对于高噪声影像或栅格,直接阈值化可能导致结果零散,需在前期结合平滑、滤波等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