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圆提取
功能概述
按圆提取工具用于根据用户指定的圆形几何范围,从输入栅格数据中提取圆形区域内的像元值,并生成新的栅格数据。用户可通过输入圆心坐标与半径,快速圈定感兴趣区域,实现数据裁剪或掩膜处理。该工具支持直接裁切输出范围,也可保留原栅格尺寸,仅将圆形范围外像元设为 NoData,从而灵活满足不同的空间分析需求。适用于高效的局部分析、目标区域监测与专题数据提取,可广泛应用于环境、农业、灾害应急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适用场景
- 环境监测:提取某一污染源周边固定半径范围的遥感影像或气象栅格,用于分析空气、水质或热岛效应的空间分布变化。
- 农业分析:以农田中心点为圆心提取一定半径范围的 NDVI、土壤湿度或地形数据,用于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及病虫害风险。
- 应急管理:在地震、洪水、火山喷发等灾害发生后,快速圈定震中或灾害点周边的影像数据,辅助现场灾情评估与应对决策。
- 科学研究:针对观测站点(如气象站、水文站、湖泊中心等)提取邻近区域的栅格值,用于统计分析、建模与科学实验验证。
理论图示
参数介绍
参数名称 | 参数描述 | 补充说明 |
---|---|---|
输入栅格文件 | 待提取的原始栅格数据文件 | 支持单波段或多波段格式,应与指定圆心坐标处于相同坐标系;若不一致,建议先进行投影变换 |
几何类型 | 圆形 | 固定为圆形提取范围。 |
中心点坐标和半径 | 圆心XY坐标以及半径 | 单位与输入栅格的空间参考一致(如米、千米、度)。半径应根据分析目标合理设置,避免过大范围导致处理效率下降。 |
其他设置 | ||
裁剪:是否将输出栅格范围裁切为圆形边界 | 勾选后输出文件物理范围等于圆形范围;不勾选则输出完整原始范围,但圆外像元设为 NoData。 | |
反转:是否反选圆形区域 | 勾选后保留圆形范围外像元,将圆形内像元设为 NoData。 | |
触碰:是否保留与圆形有任意相交的像元 | 勾选后,即使像元仅与圆形边界部分重叠也会被保留;不勾选则仅保留像元中心落入圆形范围内的像元。 | |
填充边缘:是否在圆形边界外增加缓冲区 | 常用于避免因边界裁切导致的分析误差,可指定缓冲宽度。 | |
填充宽度 | 缓冲或扩展的距离 | 单位与空间参考一致;仅在“填充边缘”勾选时生效。 |
输出路径 | 存放结果栅格的目标目录(建议使用绝对路径以避免歧义) | 建议使用绝对路径,确保目录存在且具有写入权限;路径避免使用中文及特殊字符以提高跨平台兼容性。 |
输出文件名 | 结果栅格文件的完整名称(含扩展名) | 扩展名将决定输出文件格式,如 .tif 生成 GeoTIFF 文件,.img 生成 ERDAS IMG 文件 |
操作步骤
-
启动工具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工具箱 → 导航至【提取分析】→ 双击启动【按圆提取】工具窗格。
-
输入栅格文件
- 【输入栅格文件】:输入 "dem.tif"。
-
几何类型
- 【几何类型】:选择 "圆形"
- 【X坐标】和【Y坐标】:分别输入“589066.214585”、“3072110.2701192102”
- 【半径】:输入500
-
其他设置
- 【反转】:勾选反转后,将保留圆形外的像元
-
指定输出位置
- 【输出路径】:输出至 "用户空间/工具箱/空间分析工具"
- 【输出文件名】:输入 "circle.tif"
-
执行生成
- 点击窗格底部的 【运行】 按钮 → 等待任务列表提示"工具执行成功"
注意事项
- 输入与圆心坐标建议使用相同的空间参考,否则可能导致提取范围位置偏移。
- 处理大范围高分辨率影像时,应根据硬件资源合理设置半径,以避免内存溢出。
- 对于地理坐标系(经纬度)数据,半径为角度单位,如需按米/千米计算,请先投影到合适的投影坐标系。
- 多波段影像提取时,所有波段将同步执行圆形裁切或掩膜处理,确保波段间空间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