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共享顶点
功能概述
用于编辑和维护空间数据拓扑一致性的工具,确保多个要素之间的边界或节点精确对齐,消除图层之间的缝隙、重叠或错位问题
应用场景
数据质量控制
- 消除微小缝隙:修复相邻多边形之间因数字化误差产生的微小缝隙
- 消除重叠:解决共享边界处因顶点不匹配造成的微小重叠
- 确保拓扑完整性:为构建拓扑规则(如"不能有缝隙"、"不能重叠")准备数据
数据库维护场景
- 地籍数据维护:确保相邻地块边界完全重合,没有空隙或重叠
- 行政区划更新:当更新行政区边界时,保持相邻行政区边界的顶点一致
- 自然资源管理:使森林、水域等自然区域的相邻多边形边界精确匹配
分析前数据处理
- 空间分析准备:为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操作提供干净的输入数据
- 网络分析基础:确保网络要素(如道路)的连接点精确对接
参数说明
基础设置(必填)
参数名称 | 参数描述 | 数据类型 |
---|---|---|
输入要素 | 需要被对齐的要素 | 面 |
拓扑容差 | 定义要素间的最小拓扑识别距离 | |
输出路径 | 输出结果文件的存储路径 | 文件夹路径 |
输出文件名 | 输出矢量文件的文件名 | 文本(不含扩展名) |
高级设置(选填)
参数名称 | 参数描述 |
---|---|
文件格式 | 指定输出的文件格式,默认为GPKG VectorData (.gpv) ,也支持PostGIS VectorData(.pgv)、 ESRI Shapefile(.shp)、Keyhole Markup Language (KML)(.kml)、GeoJSON(.geojson) 和AutoCAD DXF(.dxf)等格式 |
输出指定字段 | 启用后可手动配置输出字段,若不启用则保留原始字段结构 |
重投影 | 启用后可设置输出文件的空间参考系,否则使用输入要素的坐标系 |
注意事项
适用于共享边界的要素:主要用于 相邻多边形、线要素的顶点对齐(如地块边界、道路连接点),不适用于独立、不相连的要素(如分散的点、孤立的建筑物)
建议先运行拓扑检查:未检查拓扑可能导致部分错误未被修复,如果数据存在复杂错误(如悬挂点、伪节点),仅靠对齐顶点可能无法完全修复
合理设置容差值:容差过大可能导致本不该对齐的顶点被错误移动,影响数据精度;容差过小可能无法对齐本应匹配的顶点,导致缝隙仍然存在
确保数据使用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如 WGS84)的单位是度,可能导致容差计算不精确,建议在 投影坐标系(如 UTM、CGCS2000) 下运行,以提高精度
操作步骤
步骤 1:启动工具
打开工具箱→导航至【矢量基础工具】 > 【要素处理】 → 双击启动【对齐共享顶点】工具窗格
步骤 2:设置参数
-
基础参数配置
在基础设置界面中,用户需输入矢量文件并设置相应的拓扑容差即可
-
高级参数配置
在高级设置界面中,用户可根据自己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置,包括输出的文件格式、指定输出字段以及重投影,参数为可选项
步骤 3:运行并监控任务状态
点击“运行”按钮开始执行。可在“任务列表”中查看执行进度、运行时间与成功状态
如运行失败,工具将提供错误提示信息,用户可通过右下角的“编辑”按钮返回工具界面进行重新编辑